中新社香港12月8日電 題:離場播“國歌”、飛奔“走片”:香港戲院那些年
  中新社記者 盧哲
  這是一張特殊的香港地圖。圖上密密麻麻地標明瞭香港戲院的位置——“沒想到吧,在上世紀末,最多的時候,有139家戲院聳立香港街頭。”
  1920年代,香港開始有零星的電影放映活動。50年代,香港島和九龍集中了幾十家戲院,到60年代,新界各區甚至離島,也開設了戲院。到1969年,香港共有戲院103家,座位總數12萬,為全球入場觀影人次最高的地區之一。除了放映電影,戲院亦是舉行音樂會、劇團表演、甚至接待外賓的場地。戲院,成為香港人重要的娛樂場地。
  從“拉衫尾”到飛奔“走片”
  “小時候跟著家人去看午夜場最開心。”香港藝人黃秋生說,“那時都是街坊一起看電影,人情味很濃,也很隨意。看到不好的情節,大家一起罵著往屏幕上扔瓜子殼,那種全場同心的感覺,好難忘。”
  與港島“上流社會格調”的西片院線不同,主要放映華語片的“地區院線”是居民聚會的場所。小孩扯著大人的衣尾就可免票入場看戲,因此衍生出“拉衫尾”一詞。
  “還有一個詞叫‘走片’”,香港功夫電影人陳觀泰回憶說,:“就是幾個影院共享電影拷貝。一個影院播完,職員要抱著五六本大拷貝騎車去下一個影院,一路狂奔,遲了只能在屏幕上告知觀眾‘走片未到’。”
  一百多家戲院亦有各自風格。有些會在片尾播放步操節奏的軍樂催促觀眾離場;有些則在散場時播放英國國歌配上女王騎馬展步的片段;有些會用抽獎刺激門票銷量;有些則聯手贊助商贈送禮品給觀眾……“那真是各顯身手,最熱鬧的時候。”陳觀泰說。
  “電影廣告畫師”的消失
  據曾為香港各戲院繪製大型電影廣告畫的周強師傅介紹,彼時有新電影上映,各大戲院會分頭找畫師,提供劇照或電影宣傳資料,畫師自己再創作,把劇中經典造型配上導演、主演的姓名及上映日期等資料,變成一幅可懸掛於戲院大樓外的巨幅廣告畫。
  “那時候有一百多名師傅,其中名氣大的十幾人,行內還評出了‘四大天王’,畫師是當時電影業不可或缺的職位。”周強說,到了80年代,電腦噴畫興起,人手繪畫的廣告畫慢慢消失,“到了2000年,全港戲院完全棄用傳統手繪電影廣告畫,畫師的年代,就此結束。”
  從“影宮”到商場:不可阻的變遷
  2000年之後,各區的戲院亦逐漸消失,昔日戲院林立的灣仔、深水埗、上水及大埔鐵路沿線,目前一家戲院都沒有。
  “今天,我們進電影院,都得先踏足購物商場。在香港這個崇尚消費的大城市,電影院已無可選擇地變成購物商場的附屬品……與舊日建築風格各異、鶴立雞群於鬧市的單棟戲院難以比擬。”題為《舊日戲院昔日情》的展覽近日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開幕,展覽的開場語如是說。
  “以前的戲院富麗堂皇,有大堂、水池、雕飾,還貼著對聯。進駐商場以後,都沒有了。”香港電影資料館館長楊可欣說,作為大眾娛樂的電影,隨著時間演變成不同的形式無可厚非,而用展覽來懷念昔日的戲院文化,亦是見證演變的過程。
  “當然這是不可阻的,就像江河總要入海。”周強說,“我們能做的,不過是告訴下一代,曾經的電影與我們的生活是如何一番景象。”(完)  (原標題:離場播“國歌”、飛奔“走片”:香港戲院那些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llpom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